欢迎您访问程序员文章站本站旨在为大家提供分享程序员计算机编程知识!
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lintcode第二题 计算n阶乘中尾部零的个数

程序员文章站 2022-03-24 17:36:44
...

原文地址:http://blog.csdn.net/surp2011

正文

题目

设计一个算法,计算出n阶乘中尾部零的个数

样例 
11! = 39916800,因此应该返回 2

挑战 
O(logN)的时间复杂度

题目分析

先说结论,此问题大致有三种思路:第一种算出结果,然后查看末尾的0的个数,效果非常差;第二种,加法操作,从5开始,每次进5,然后判断,效果达不到O(logN);第三种,每次除5,多次之后结束。 
详情如下。

重点分析在算法2和算法3,需要的可以直接跳到这部分查看。

算法1:最朴素

面对此问题,第一反应是直接计算结果:11!=39916800,然后设计程序判断末尾的0的个数,很简单就可以实现。 
但是相应的会有很多的问题: 
1、计算阶乘的开销 
现在只是11的阶乘,都已经很大了,如果是5555550000000的阶乘呢?按照程序的计算结果,末尾会有1388887499996个0,计算开销很值得考虑。 
2、溢出 
按照上面的介绍,5555550000000的阶乘有1388887499996个0,那么可以推知阶乘的结果会是很大的一个整数,肯定会超出long类型的界限,结果会溢出。这样还要考虑处理溢出问题,又是另一个问题。 
3、效率 
算法2会涉及到效率问题,会发现即使是算法2也会出现计算时间超出要求的问题,那么更为“朴素”的算法1效率更是可想而知了。 
因此,算法1,舍弃。

算法2:以5为迭代步数

算法2分析

仔细的考虑问题,会发现末尾出现的0是10或10的倍数相乘的结果,而10其实是5与偶数相乘。也就是,最终结果中末尾出现的0是5、10、15、20、25…自身或与偶数相乘之后的产生的。下面可以分为偶数和5的倍数分析。

首先考虑偶数。 
考虑2的幂次项2、4、8…中的2的个数,发现2的幂指数的增长速度远比5的幂指数增长的快,更不用说其他的普通偶数6、12、14…。因此可以认为有足够的偶数与奇数形式的5的倍数相乘产生足够的0。所以我们后面只考虑5的倍数。

接着考虑5的倍数。

1、2、3、4、5、6、7、8、9、10、11...
  • 1

其实1、2、3、4、6、7…都是可以不用考虑的,因此选择以5为迭代步数即可。 
首先,这些数字都可以不用进行%5(对5取余数)运算,因此每次循环时可以直接将函数的count变量直接加1。其次,考虑25、125、625…等5的幂次项,因为他们每一个都可以在与偶数相乘之后产生多个0。因此,设置一个循环体,判断是多少幂次项,并将结果加进count。 
综上所述,可以编写代码如下:

算法2代码

public class Solution {

    /*
     * param n: As desciption return: An integer, denote the number of trailing
     * zeros in n!
     */
    public long trailingZeros(long n) {
        // write your code here
        long count = 0;
        long pwr = 25;
        for (long temp = 5; temp <= n; temp+=5) {
            // for循环内部的temp都是5的倍数,因此首先进行+1操作
            count++;
            pwr = 25;
            // 判断是不是25、125、625...的倍数,并根据每次pwr的变化进行+1操作
            while (temp % pwr == 0) {
                count++;
                pwr *= 5;
            }
        }
        return count;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代码很简单,不再解释。 
但是效率很差,分析发现代码的时间复杂度实际是O(N/5)~=O(N),达不到要求的O(logN)。 
算法2虽然可以解决问题,但考虑执行效率,算法2应该舍弃。

算法3:科学思想

反思&对比

这个算法真的是感触很深,对平时很多习以为常的公式、道理有了非常直观的认识,因此对自己的冲击很大,也促进了思考的进步。

提交算法2的代码,发现前面的简单测试都能通过,但是数值5555550000000测试失败。特别是实现了时间复杂度O(logN)的算法3之后,才发现两者时间开销差别真的是很大。

重新分析

1234567891011...
  • 1

1、分析上面的数列可知,每5个数中会出现一个可以产生结果中0的数字。把这些数字抽取出来是:

...5...10...15...20...25...
  • 1

这些数字其实是都能满足5*k的数字,是5的倍数。统计一下他们的数量:n1=N/5。比如如果是101,则101之前应该是5,10,15,20,...,95,100101/5=20个数字满足要求。

整除操作满足上面的数量统计要求。

2、将1中的这些数字化成5*(1、2、3、4、5、...)的形式,内部的1、2、3、4、5、...又满足上面的分析:每5个数字有一个是5的倍数。抽取为:

...25...50...75...100...125...
  • 1

而这些数字都是25的倍数(5的2次幂的倍数),自然也都满足5*k的要求。 
这些数字是25、50、75、100、125、...=5*(5、10、15、20、25、...)=5*5*(1、2、3、4、5、...),内部的1、2、3、4、5、...又满足上面的分析,因此后续的操作重复上述步骤即可。 
统计一下第二次中满足条件的数字数量:n2=N/5/5101/25=(101/5)/5=4。 
因为25、50、75、100、125、...它们都满足相乘后产生至少两个0,在第一次5*k分析中已经统计过一次。对于N=101,是20。因此此处的5*5*k只要统计一次4即可,不需要根据25是5的二次幂统计两次。 
后面的125,250,...等乘积为1000的可以为结果贡献3个0的数字,只要在5*5*k的基础上再统计一次n3=((N/5)/5)/5即可。 
lintcode第二题 计算n阶乘中尾部零的个数

3、第三次 
其实到这里已经不用再写,规律已经很清楚了。对于例子N=101,只要根据规律进行101/125=((101/5)/5)/5=4/5=0,退出统计。因此最终结果是20+4=24。计算结束。

算法3代码

下面编写打码实现上面的思想。

public class Solution {

    /*
     * param n: As desciption return: An integer, denote the number of trailing
     * zeros in n!
     */
    public long trailingZeros(long n) {
        // write your code here
        long count = 0;
        long temp=n/5;
        while (temp!=0) {
            count+=temp;
            temp/=5;
        }
        return count;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代码分析: 
算法中每次循环均有除以5的操作,也就是每次都会将所要处理的数据量缩小至上一次的1/5,容易推知时间复杂度为O(logN)。

至此,问题解决。

tips

关于测试代码,按照上一篇文章的介绍,如果使用Main函数调用Solution:trailingZeros()函数,在传入参数较小的时候,不会有什么问题,如下: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olution s=new Solution();
        long result=s.trailingZeros(11);
        System.out.println(result);
    }
}
  • 1
  • 2
  • 3
  • 4
  • 5
  • 6
  • 7

因为11不超过int类型的最大长度,所以并不会报错。但是如果是5555550000000,则会报错:

The literal 5555550000000 of type int is out of range 
  • 1

将数值进行强制类型转换也不行:long inNum=(long)5555550000000;。 
一种解决方法是使用Scanner直接读取数值。 
改进后的代码如下:

public class Test{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olution s=new Solution();
        Scanner scanner=new Scanner(System.in);
        long result=s.trailingZeros(scanner.nextLong());
        System.out.println(result);
    }
}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这时输入5555550000000则不会报错。 
另外,如果需要的话,可使用System.currentTimeMillis();观察代码执行时间。

小结

从最终的代码来看,问题是挺简单的。之所以折腾这么久都没有切入要害,直接做到真正的时间复杂度为O(logN)的效果,个人觉得是因为从分析题目的时候就没有真正理解O(logN)的真正含义。 
类似于二叉搜索树,从根节点开始比较,比根节点小则与左子树比较,比根节点大则与右子树比较,相等或到达叶子节点则退出。如此循环迭代。 
每次判断后,下一次可搜索的数据量均为上一次的1/2,如此循环复杂度为O(logN)。